第三卷(1941~1945)
《毛选》第三卷的说明
以下是《毛泽东选集》(四卷本)中第三卷
的内容。
这是抗日战争进入到下半场,即从1941
年到1945
年,也就是从战略相持阶段
到战略反攻阶段
期间,毛主席所作的一系列文章。这一卷和上一卷的文章,基本上完整地记录了毛主席在抗战期间的战略思想、工作作风、处事态度和领导方法,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,没有油吃,没有纸,没有菜,战士没有鞋袜,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
这种极端困难的物质条件下,在没吃没穿没武器,抵挡侵华日军的百分之六十四和伪军的百分之九十五
,还要时刻防止国民党背刺
的情况下,是如何从小到大,由弱变强,由差点分崩离析到成为全国性的大党,进入中国革命政治舞台的中心的。
另外,当今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局势、国际国内事件和热点问题,在《毛选》里几乎都可以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和对应的解决办法,甚至一些民间常用语和国际上的外交话术,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于《毛选》。
如果读《毛选》只是为了赶时髦,那一定会觉得枯燥无比,因为全部是抽象的阶级
、思想
、主义
、政策
、斗争
、运动
、通告
......
但如果静下心来,看清楚那个时代发生的一切,看清楚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在那个时代所做的一切,看清楚今日中国已经发生的一切,以及正在发生的一切,就会明白自己的问题在哪里,道路在哪里,前途在哪里,即是从哪里来,到哪里去
——而不仅仅只有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
、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
、“左”“右”倾路线与三大运动
、一般纲领与具体纲领
、工作方针与革命路线
......这些高深的东西——这才是《毛选》最本质的意义。
因为,从来就没有所谓的绝路
,更用不着焦虑
,只有客观上认识的高度
、视野的广度
、处事的态度
、能力的大小
和工作的方法
问题。当然,还需要处理好自我
这个主观上的主要矛盾
和矛盾的主要方面
。
而且,每每读毛主席的文章,不管读多少遍,再读依然还会觉得很震撼,有时不忍赞叹,有时会心一笑,有时热泪盈眶。
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,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,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
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魄,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,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
我们的基本方针是依赖帝国主义和国内敌人的军事工业。伦敦和汉阳的兵工厂,我们是有权利的,并且经过敌人的运输队送来。这是真理,并不是笑话
往往在敌人十分起劲自己十分困难的时候,正是敌人开始不利,自己开始有利的时候。往往有这种情形,有利的情况和主动的恢复,产生于“再坚持一下”的努力之中
这个拿血换来的经验,全党同志都不要忘记
举起你的双手吧,新中国是我们的
我们决不悲观失望,我们是乐观的......中华民族的解放是一定的,中国决不会亡国
事情虽然困难,却是大有希望
克服投降,战胜困难,驱除日寇,还我河山
如其再来,则再捉再放;不加侮辱,不搜财务,不要自首,一律以诚恳和气的态度对待之
成千成万的先烈,为着人民的利益,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,让我们高举他们的旗帜,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
下定决心,不怕牺牲,排除万难,去争取胜利......要使全国人民有这样的信心:中国是中国人民的,不是反动派的
......
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中所流露出的感情,一个不爱国家,不爱人民的人,是写不出来的!在他老人家出现之前,古今中外,雄才大略者不乏其人,但有几个是真心实意地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?
01.《农村调查》的序言和跋(1941-03~1941-04)

02.改造我们的学习(1941-05-09)

03.揭破远东慕尼黑的阴谋(1941-05-25)

04.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(1941-06-23)

05.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的演说(1941-11-16)

06.整顿党的作风(1942-02-01)

07.反对党八股(1942-02-08)

08.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(1942-05)

09.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(1942-09-07)

10.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(1942-10-12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