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谓“上善若水”?何谓“道法自然”?
很早就听过上善若水
,道法自然
这两句话,但一直不太明白其根本意义,以为善
指的是一种品质或境界,而自然
指的是自然界
的那个自然
。
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。
既然
善
是一种品质,那么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
,岂不是说善
就是一种与争夺
相关的品质?既然水可以善
到连阴沟都不拒绝,为什么老子不直接说活在阴沟里就是最大的善
?显然这都不应该是老子的本意。如果
自然
指的是自然界,那么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
,岂不是又让道
退化到了效法天地万物的层次?所以,应该是我理解错了。
所以,纠正一下。
善
并非品质,若水
也并非目的。所谓善
,应该说的是一种自处的状态,与身边人,与群体,与社会之间的恰当的关系。《金刚经》说:该吃饭时就好好吃饭,该睡觉时就好好睡觉,该修行时就努力修行——活在当下:每一分钟都认真地对待自己,认真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——两者异曲同工。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为什么要争
,所谓的争
又指的是什么——并非不争
,也并非要争
,而是要恰当地争
,正确地争
:争的应该是自由、勇毅、深情、初心、正义、无畏与笃定。不争的只有名、利、权、情(此情
非彼情
,亲情要争,滥欲要舍)——那不过是人生的幻境,是社会机制的排泄物,它是我们的先祖都曾经体验过、拥有过并最终丢弃的东西。自然
也并非指自然界
,而是自得
和泰然
,是遵从本心的从容,是不为外物所惑的淡泊,是心系苍生、敬畏生命的虔诚,是做真实自己的坚守。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的通道法自然
的本意——道
已经是天地万物所效法的对象了,它还能去效法谁呢?只能是自己!但它又不是机械且简单地重复
自己——烦恼即菩提
、一沙一世界
——数学上的分形几何
正是对道
最完美的阐释。
这两句话合起来,看起来好像说的是如何灵活机变,如何顺应天地时势。
而更进一步,一个讲的是个体如何处理与外部的关系,另一个则讲的是自我
如何处理与本我
、超我
的关系——这正是儒家所谓内圣外王
的融合一统——道可道,非常道。
——记于一米七五的儿子(真能造😢)14岁生日前夕。纯属胡诌,莫要当真!